西式、集体 婚嫁新时尚折射中国青年新观念

2019-06-05 20:39:00
研究室
原创
1182

2005年1月1日上午,在太原市一家教堂,两对青年举行了西式婚礼,从此步入他们神圣的婚姻殿堂。就在已经过去的2004年,太原市还举办过热气球上的婚礼,几对新人在这个城市的高空完成了婚礼仪式。


    按照中国的古老传统,新郎新娘只有到洞房花烛那一夜掀起盖头后才能见面,现如今,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,中国青年人举办婚礼有了大变样。


    据记者了解,太原许多年轻人以时尚作为自己走入现代婚姻的标志。


    2004年国庆节前,山西中部的一个小县城介休举办了十对新人的集体婚礼。在这个县里第一次举办的集体婚礼上,来自市医院的杨丽珍站在红地毯上感叹地说:“挺美、挺美的,比那种普通的神圣。”按照介休当地农村的旧俗,几对新人举行婚礼的这一天,是不能相互见面的。但在这次集体婚礼上,几对新人都勇敢地同时出现在举办者为他们选择的公众场合。


    武义,浙江省一个普通的县,在过去的10年里,他们把世世代代居住在深山里的300多个自然村搬到了山下,4万多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从此与贫困告别。2004年的一天,在武义县九龙村,老村支书主持为青年人举办了小规模的集体婚礼,婚礼还贴上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对联:“蜗居高山五百年,天翻地覆大变迁”,横批是:“下山脱贫好”。


    集体婚礼在众多的新式婚礼里,是正在逐渐普及的一种做法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,集体婚礼和生态环境都联系在了一起,当地政府在举办集体婚礼时要求每对新人都必须栽种马兰花,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做贡献。在中国的大地上,集体婚礼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。2004年“五一”黄金周期间,由全国各地团组织推荐而来的20多个省市的100对优秀青年在居庸关长城举办集体婚礼。巍巍雄关下,百对新人面向国旗宣誓,并携手长城、同系同心锁、共植连理树,以特别的形式度过人生中幸福而难忘的一天。


    一些婚庆公司介绍,在每年的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黄金周期间,各种婚礼的举办达到了高峰,在众多或时尚或仿古的个性化婚礼中,举办集体婚礼就是其中之一。据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婚姻家政部主任陆燕平介绍,价位在1万元左右的婚礼逐渐成为潮流,深受一些观念开放、经济条件较好的年轻人的喜爱。


    有社会学家认为,婚礼形式的转变,反映了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转化,这种思维的转化又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上。改革开放后,中国的经济、社会都在向前发展,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人打破过去旧的思维模式,使自己的生活多样化。婚礼形式的转变只是其中之一。 

发表评论
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。
婚俗文化
热门文章
2020-05-19 玄纁为色、纯白无瑕、红绿相间:中国古代婚礼服色彩"那些事" 在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《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》中有这样一个惹人争议的桥段:盛家六女盛明兰嫁给了顾廷烨,顾廷烨穿的是一身绯红色长袍婚礼服,而盛明兰穿的婚礼服却是青绿色的,并不是传统女子所穿的大红色,这引起了追剧爱好者广泛的讨论。 其实电视剧中的礼服颜色是正确的,不是导演不用心,而是宋代的婚礼服就是"红配绿",在中国古代,...
联系我们
联系人: 办公室
电话: 18618490001
传真: 010-53675378
Email: zghswh@126.com
QQ: 179743254
微信: 13264240001
旺旺: smxlbj
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蟹岛度假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