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相亲大会:同年大会择婿

2022-07-17 16:24:00
办公室
原创
439

    什么叫“同年大会”呢,古代的科举考试,学子们考中状元、榜眼、探花和进士及第的,也同时正是娶亲择妇的好时机。朝中贵族们如果家中有女,自然是从这种人才中选拔,包括皇帝、王爷家的公主、郡主,自然也将眼光对准了这些万中选一的人才。如果才貌双全,更是贵族豪门的抢手货。金榜题名时与洞房花烛夜齐名,并不是空穴来风的。

同年大会。现在有很多像非诚勿扰一样的相亲节目,一群女人站台上等着,然后男嘉宾挨个上场。喜欢的就留灯,不喜欢的就灭灯。在古代社会也有类似的节目,那就是同年大会。在唐朝时期,每当朝廷放榜后,考中的进士就会被邀请去曲江池畔参加“同年大会”。那时,朝廷大臣和皇帝的女儿便会去相意中人。看中哪位就和他表白,如果同意就直接回家订婚。如果不同意,也有可能被有权势的贵族绑走。当然,这只是个别现象,因为一般人还是愿意“嫁”入豪门的。

最有名的同年大会择婿,当属宋朝时新科状元陈世美被择,陈世美进京赶考,中状元后被宋仁宗招为驸马,他隐瞒了自己在家有妻有子的身份,是以未婚青年的身份被皇帝择中的。结果事情成功后,却引来的秦香莲携子进京,妻找夫,子寻父,弄得陈世美好尴尬。最终包公出面,引发了“铡美案”。当然陈世美的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,只是一段戏文。历史上清朝还真的有一个陈世美,但他是一个清官,没有秦香莲那样的故事,对于宋朝时发生的有辱陈世美名声的故事,当地人很生气,至今有“北门街不唱陈世美,秦家楼不唱秦香莲”的俗话。

象陈世美这样的戏文,在真实的历史上还真的有类似的一出。北宋时的状元曾文斌,家在贤妻,在朝廷发榜时正在看榜,莫名其妙地被十余个壮汉抢走,结果抢到了哪里呢,兵部尚书府。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,响当当的省部级干部,结果当兵部尚书向曾文斌指名为女求婚时,曾文斌没有象陈世美那样应允,而是从容应答:我出身寒微,如能高攀,固然是件幸事。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,怎么样。兵部尚书的女儿怎能做妾,曾文斌的说法说白了就是拒绝,结果围观众人哄堂大笑,兵部尚书也闹了个没趣,抢亲之事就此作罢。

陈世美的故事和曾文斌的故事,从一个侧面说明了“同年大会”竞争的激烈性。状元如果长得好,基本上就是皇亲国戚的公主、郡主们先抢去了,剩余的榜眼、探花以及几百名进士们,只要是未婚的,这时候都很容易择到如意女。不用自己操心,就被京城中的豪门“抢”走了。这下就明白了古代为什么学子们要千方百计参加国考了,范进中举式的疯狂也就可以理解了。对于一个寒门秀才来说,如果考中了,那不只是金榜题名时,接着就是洞房花烛夜,世界上所有的幸运,都会一夜之间落到头上。

------------------

古代的相亲大会,同年大会太火爆,选婿的时候太精彩 


在唐宋的时候,那时非常的流行相亲,每年都会有三个固定的节日,其中的元宵节是我们最熟悉的,另一个是上巳节,这也是每年的热门活动, 还有一个是“同年大会”,这几个节日都是古人们的相亲节日。

那什么是“同年大会”呢?其实“同年大会”就是科举考试的发榜日,在这一天,就是这些学子们选择心仪女子的好机会,也是飞黄腾达的机会,因为在这一天,京城里面权贵家的小姐都会悄悄地溜出来,想要看看那些考中状元、榜眼、探花或者是考中进士的学子是长什么样的,如果被这些贵族小姐看上的话,就有机会一步登天。然而这也是有要求的,就是颜值一定要好,只有颜值出众且上榜者才能被这些小姐看上,如果颜值不行,那些小姐也是看不上的,毕竟还是一个看脸的时代。(看脸时代一直存在)

有句诗是这样写的“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”,而这句诗就是“同年大会”的写照,这些上榜的学子,只要颜值出众的,肯定会成为这些豪门贵族的抢手货。

其中有一个故事,那就是在宋朝的时候,有一个学子叫陈世美,后来高中新科状元,然后被招为驸马,他隐瞒了自己有家室这件事,然后就被招为了驸马,后来陈世美的老婆秦香莲带着儿子到京城来找他,一大一小搞得陈世美非常尴尬。后来包公出面解决这个问题,就有了后来的“铡美案”这个故事。当然这只是一段戏文而已,陈世美的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是不存在的。然而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叫陈世美的人,他是清朝的一个清官,但他并不是戏里的主角,所以对于这些戏文故事听听就好,不要当真。

然而类似的事情,在历史上还有一出,那就是在北宋的时候,有一个名叫曾文斌的高中状元,家里有一个妻子,在他看榜的时候,突然出现一群壮汉,把他给抢走了,至于其抢到哪里,那就是兵部尚书的府上。这可是一个大官,但是在兵部尚书为女儿向曾文斌提婚的时候,曾文斌没有像陈世美那样答应,而是从容回答道:“我出生寒微,如果能够高攀,自然是一件好事,要不你放我回去让我和我的妻子商量一下”。作为兵部尚书的女儿肯定是不能给人当妾的,曾文斌的这个回答等于是拒绝了兵部尚书,兵部尚书也知道无法,抢婚一事就这样结束了。

而陈世美与曾文斌的故事, 可以从侧面看出“同年大会”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。如果当时的状元的颜值非常好的话,那么状元肯定是被公主们给预定了,而那些剩下的榜眼、探花和几百进士,只要是未婚的,都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女孩,根本不用操心,因为有很多的豪门会去抢他们。 这也能说明在古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去参加科举考试,对于一个出生寒门的人来说,如果高中,金榜题名之际,就是他一飞冲天的之时。



发表评论
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。
婚俗文化
热门文章
2020-05-19 玄纁为色、纯白无瑕、红绿相间:中国古代婚礼服色彩"那些事" 在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《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》中有这样一个惹人争议的桥段:盛家六女盛明兰嫁给了顾廷烨,顾廷烨穿的是一身绯红色长袍婚礼服,而盛明兰穿的婚礼服却是青绿色的,并不是传统女子所穿的大红色,这引起了追剧爱好者广泛的讨论。 其实电视剧中的礼服颜色是正确的,不是导演不用心,而是宋代的婚礼服就是"红配绿",在中国古代,...
联系我们
联系人: 办公室
电话: 18618490001
传真: 010-53675378
Email: zghswh@126.com
QQ: 179743254
微信: 13264240001
旺旺: smxlbj
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蟹岛度假村